白癜风能治疗好么 http://m.39.net/pf/a_6712021.html问题1
什么是产后腹直肌分离?
宝妈们在怀孕的过程中,随着胎胞长大,胎胞一直往前顶,使腹部白线变得更加伸展和变薄。到达妊娠后期,胎胞就会顶着腹直肌往两边撑开,使它们离开了腹直肌鞘,就产生了空隙或分离。虽然症状是叫做腹直肌分离症,其实有腹直肌分离问题时,同时最深层的腹横肌与最外层的腹外斜肌也肯定是分离了的,甚至同时体内的各脏器也是被挤压到了四周围的。不同的人,不同的胎胞形状,腹直肌分离的类型也不太一样,但都属于分离。
老人家常说尖肚生男,圆肚生女。有一说一,尖肚生不生男娃不好说,但一定是比圆扁形更容易腹直肌分离,看孕肚位置,孕肚长得高的人就会顶在肚脐上面,孕肚长得低的人就会把肚脐下方顶开。那圆肚就一定不会腹直肌分离了吗?不!还以做检测为准。
问题2
怎么诊断腹直肌分离症?
注意,这里多个“症”字。妊娠的后期与产后短期内,腹直肌存在分离现象,是很正常的。大部分人在2-3个月内。会自然恢复到正常状态。三个月以后,再进行检测,如果依然存在腹直肌分离现象,那就叫做腹直肌分离症了。
腹直肌分离的诊断评估:
1、找准检测区域在指压检测的时候分为脐上三指、脐中与脐下三指三个区域我们可以称呼为:脐上、脐中与脐下
2、进行指压检测操作开始检测时,让受测者仰卧,检测者站立于床边。这时让受测者进行轻微的卷腹动作,或者让她下巴压到胸骨的位置。此时,她的腹直肌正在用力处于绷紧状态。
这时候,我们分别检测步骤一所说的的三个位置。我们先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往下按压,如果我们的手指可以轻松陷入她的腹直肌,同时能明显感觉到她的腹直肌往两边滑动开,这种就是腹直肌分离了。
腹直肌分离症其实就是腹直肌脱离了原本肌鞘的位置,甚至包括腹横肌与腹外斜肌也脱离了原本的生态位置。所以在腹白线按压下去的时候,有此症状的人,肌肉会自动往两边滑开,可触及两侧腹直肌之间有明显纵向凹陷深沟。
而没有相关症的人,或是未经孕产的人,一般来说我们手指是按压不进去的。如果我们用三指时能感觉到滑开现象,可以尝试用四指再继续按压,直到手指陷不进去为止。而如果三指陷不进去,我们可以尝试用两指,再试试看能不能陷进去。这三个区域如果能陷入我们的三根手指,就是腹直肌分离三指;如果能陷入两指就是腹直肌分离两指,以此类推。腹直肌如果已经恢复好了,是会连一指都陷不进去的。只要能陷进一根手指,肌肉都存在分离现象。当然,我们的手指和受测者的手指肯定不一样大小,而自己给自己诊断又会有些困难并且不准确。有的地方说用尺子测量,肌肉会滑动,很难用尺子测量。这样一来我们倒是可以用我们手指检测之后再用卡尺测量我们手指的宽度,就可以精确到厘米了。
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本质是怀孕时肚皮被拉伸过头了,导致了腹壁肌肉和腱膜的部分破坏,我们腹壁纵向的中线——医学上称为白线,在产后不能恢复原来的样子,变薄变宽,使得原本贴近的两侧腹直肌向外分离。在外观上,当腹部用力时中央区域就会有明显地隆起。
而收腹时会看到中线位置存在一条深沟
既然这个情况的病理改变是腹中线变薄变宽,腹直肌向两侧分离,那么治疗原则就是让腹中线变厚变窄,让两侧的腹直肌向中间重新靠拢。那怎么才能做到呢?似乎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手术,把两边缝起来,关闭裂缝。
问题3
得了产后腹直肌分离如何修复
听到手术宝妈们都害怕(惊恐表情),这个中线在肚子上可是从上到下有三十公分,这么大一个刀口和疤痕谁受得了!有别的方法吗?能不开刀吗?
先压压惊。首先告诉各位辣妈,大部分的产后腹直肌分离是不需要手术的,大部分的分离经过锻炼是可以改善的。是不是宽慰了很多?
不过呢?分离的妈妈们也要有所准备,锻炼仍然是一个辛苦而相对漫长的过程。怎么锻炼?既然是腹部的问题,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仰卧起坐。No,No,No!千万别这么练,仰卧起坐无效甚至会加重分离。对于腹直肌分离这一情况的锻炼,一定要用正确的方法。
1.松筋膜:用海绵筋膜棒将腹部肌肉松解、腹内外斜骨肉松解好。当然也可以配合呼吸用手法放松。
2.腹式呼吸用鼻子吸气,用嘴呼气。最大限度鼓肚子,然后肚子慢慢回落归位,注意不是腹部“收缩”,而是“归位”。结合上面两个动作,吸气时最大限度地向外鼓肚子,胸部保持不动;呼气时,腹部慢慢回落,胸部保持不动。细心体会腹部的一起一落。
坚持每天做10-15分钟。建议每分钟6次。
3.抬头训练:屈膝仰卧,双手交叉横跨中线,吐气将头抬离地面,同时双手温和的将腹直肌推往中线,然后缓慢的降低头部并放松;如无法伸手触及腹部,可用毛巾在腹直肌分离处包裹躯干,再完成上述动作。
4.骨盆正位的下腹练习最后告诉大家:产后42医院进行专业的评估,检查有无腹直肌分离、盆底肌松弛等。
5.……
6.……
7.……
8.……
还有很多方法就不一一列举了
问题4
产后多久可以进行腹直肌分离的修复?
这里首先就要分顺产跟剖腹产,还有子宫是否存在脱垂现象的区别了。首先讲顺产,产后恶露排干净了,无子宫脱垂现象,盆腹腔无积液炎症,就可以进行修复操作,一般是产后20-25天后。剖腹产的,则需要等到伤口完全长好,没有任何红肿发痒疼痛现象,才能开始着手调理。检测按压有刺痛现象的时候,依然还是不能操作。而存在子宫脱垂现象的,则需要子宫恢复了正常生理位置一个月后,在明确无子宫脱垂现象时才可以进行腹部操作。
问题5
怎样预防腹直肌分离症?
这个预防,其实在孕前就应该要开始的了。有一些人群确实更容易得腹直肌分离症。比如像下图这种,躺下肚子平平,但站起来,肚脐下方就是鼓起一团的。同时,别人吃饱之后都是肚脐上方胃脘部位鼓起,而这一类人群则是,肚脐下方鼓起。这种就是本身腹部肌肉薄弱,而且平常几乎不锻炼的人。这种情况下,这类人在产后出现腹直肌分离症概率更高,情况更严重。在平时则容易出现腰酸腰痛现象,而在孕期,则可能会腰酸腰痛得更为严重。这种情况,其实适当锻炼腹直肌与腹横肌即可。可以选择进行卷腹部与平板撑这两种锻炼。平板撑是训练腹部最深层的腹横肌、下腹的,这个对稳固腰形和固定内脏起到很好的作用。这些肌肉有力量了,就不会出现下腹鼓出的现象了。这样在产后腹直肌也可以很快自行闭合修复,同时核心肌肉的腹部群有力量了,腰部的肌肉用力就会平衡均匀些,也会不那么容易出现腰酸腰痛的现象。
问题6产后腹直肌分离的认识误区有哪些?“产后腹直肌分离”是一个不为大多数宝妈们了解的状况。但现实情况下,它的发生率却很高,据国外的不完全统计,30%的产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产后腹直肌分离。最常见的表现就是生完孩子后肚子收不回去。虽然大部分分离随着产后的自我修复和身体锻炼能够痊愈或者改善,但仍有部分会持续存在、加重甚至引起不良后果。但是我们在和这些宝妈接触后,仍然发现对这一病症存在着不少认识上的误区,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误解一:生完孩子肚子松点没关系
刚生完孩子那阵,腹壁肯定是有点松的,仍然会显得富态,胖点有妊娠纹也很正常,但通过两三个月的产后恢复会有明显的好转。如果到了这个时间点腹壁松弛依旧,甚至站着的时候肚皮的中央中线区域向外鼓,而躺下后中央区域有凹陷甚至形成深沟的,就需要警惕是否存在分离了。及时发现并尽早进行正确的锻炼很重要,否则延误诊断可能会丧失通过非手术治疗改善的机会。可以通过自我检测进行评估,方法也很简单,如果真发生了腹直分离了的话,那就需要尽快采取行动来复原腹直肌,来挽救你松垮的肚皮了。
误解二:不讲方法的错误锻炼
生完孩子肚子松了收不回去,一些自律的宝妈也会开始自我锻炼,但如果没有专业人士的指导,尤其是没有意识到存在腹直肌分离时,往往会选择错误的方法,最常见的就是仰卧起坐和大幅度的瑜伽。错误的锻炼方法不仅无效,还可能加重分离。包括仰卧起坐、俄式转体等屈曲以及各种扭转动作在早期都是禁忌的,因为增加的腹压会加重分离。正确的是早期做各种“收”的锻炼,比如站姿收腹、跪姿收腹、跪姿伸腿、仰卧抬腿等等;等腹壁改善后做深蹲、平板乃至卷腹等加强腹肌的锻炼。同时可以结合快走、慢跑、骑自行出等各种有氧运动。此外通过电刺激使腹部肌肉被动收缩,对肌群强化训练也可以尝试。锻炼应在产后2月后尽早开始,产后6个月之内开始效果好,需要坚持锻炼至少三个月以上才会有明显效果。
误解三:即使纠正不了,不痛不痒,不去理会
仍然有部分宝妈锻炼效果不好的或者锻炼不到位的,到了产后两三年分离依旧没有改善,自身又害怕手术,觉得不就是肚子大点、样子难看点,不治疗做手术也没什么关系。这肯定是不对的。我们的腹壁(或者说是腹腔的外壳)是一个整体,腹壁包括了前后上下四大部分,其中的一个部分有了问题也会导致其他部分出现问题。这是因为人体中腹壁充满了各种平衡,比如我们的前腹壁和背部力量就是一种平衡。一旦腹白线变宽、腹直肌分离,前腹壁的力量就会减弱,背部力量相对变强,就会把腹部的薄弱进一步往两边拉,这样腹直肌分离得更远,腹部的缺损就会越来越大。时间久了除了腹腔脏器突出造成的症状外,还会出现背部和盆底的问题,比如背部疼痛、盆底功能障碍(疼痛、尿失禁、脱垂等)等,部分宝妈还会出现分离基础上的脐疝、白线疝,所以有了产后腹直肌分离症千万不要以为只是“好看难看”的问题,一定要及时治疗。由于产妇多为中青年,早期病情的发展多比较慢、而且症状较轻,但随着年龄增长,到某一阶段这种变化会突然加速,造成治疗上的困难,因此如果到了产后两三年、锻炼后还不能恢复的,建议尽早手术治疗。
误解四:需要手术就不需要锻炼了
有些宝妈来就诊时分离程度已经比较严重了,今后需要通过手术纠正分离的可能性很大,就觉得既然要手术,就不需要锻炼了。这个也是不正确的。因为除了白线变宽变薄腹直肌产生分离之外,腹壁的其他部分也同样是薄弱的,比如侧方的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都是无力的。手术只解决了中线问题、阻止了分离导致的不良后果,对于侧面没有任何加强作用。腹直肌分离的手术通常在产后1-2年进行,在等待手术期间一定要积极锻炼,这对术后恢复以及术后外观都是有好处的。
误解五:只重视外观、忽视功能
不少宝妈来就诊的原因是对产后腹部外观不满意,因此治疗的要求就是只要让我松弛的肚皮看上去美观些即可,但这种想法在医生看来并不正确,因为解剖和功能的恢复最重要,只有纠正了解剖改善了功能,才能避免分离后的各种不良后果,皮肤和外观是相对次要的,而且多数患者无论是锻炼还是手术,经过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腹部外观还是有改善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omojiyea.com/qyzl/6057.html